DB42T 682-2011 地标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

ID

DB6FE11CC23B4CBDBC622B40B41219BF

文件大小(MB)

1.99

页数:

26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8-17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93. 020,P 22 DB42,湖 北 省 地 方 标 准,DB42/T 682—2011,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Consturction specification of land renovation project,2011-01-05 发布2011-03-01 实施,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2/T 682—2011,目 次,前言. m,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1,4总则.. 2,5工程类型区和工程模式 3,5.1 工程类型区 3,5.2 工程模式.. 3,6 土地平整工程.. 4,6.! 一般规定.. 4,6.2 耕作田块修筑工程.. 4,6.3 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 5,7灌溉与排水工程 6,7 .! 一般规定 6,7.2 水源工程.. 7,7.3 输水工程.. 8,7.4 喷微灌工程 9,7.5 排水工程. 10,7.6 渠系建筑物工程.10,7.7 泵站及输配电工程. 12,8田间道路工程. 14,8 .! 一般规定.. 14,8.2 田间道 14,8.3 生产路 15,9村庄整治15,10其他工程..15,10.1 一般规定. 15,10.2 农田林网工程.. 15,10.3 岸坡防护工程.. 16,10.4 谷坊治理工程.. 16,10.5 坡面防护工程.. 16,I,DB42/T 682—2011,11项目区外相关工程 17,附录A (资料性附录)湖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分布示意图.. 18,附录B (资料性附录)湖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及主导因素表..19,n,DB42/T 682—2011,-XX. —1—,刖 5,本标准由湖北省国土整治局提出,本标准由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湖北省国土整治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国华、詹发友、陈跃进、吴新群、卢荣安、张艳、李四江、柳志,刚、魏昭、阚酉潯、原国华、杨莹、袁誉刚、陈艳、金保国、周新章、鄢治国,III,DB42/T 682—2011,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湖北省土地整治工程建设的总则、工程类型区和工程模式、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村庄整治、其他工程和项目区外相关工程,本标准所指的土地整治包括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开展的土地整治项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4低压配电线路设计规范,GB/T 50085-2007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265-1997泵站设计规范,GB 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96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T 50485-2009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 18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 25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I 土地复垦 !and reclamation,对因生产、建设活动挖损、坍塌、压占(生活垃圾和建筑废料压占)、污染或自然灾害毁损等原因,而造成的目前不能利用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状态的活动,3. 2 土地开发 land development,土地开发是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可开垦的区域内,以荒山、荒地、荒滩等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为对象,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进行整治和配套建设,以达到可供利用的活动,1,DB42/T 682—2011,3. 3 土地平整 land arrangement,为使灌水均匀并满足机耕及水土保持等要求而进行的田面整平工作,3. 4 工程类型区 engineering type area,体现土地开发整理地域差异和工程组合特征的单元。在同ー工程类型区,其建设条件基本一致,对,应工程建设内容基本一致,3. 5 工程模式 engineering pattern,为实现土地开发整理目标而确立的各项工程的组合方案,3. 6 坡改梯 changing slope fields into terracing,通过对坡耕地实施修筑土(石)填、增厚土层、平整土地、整治坡面水系等工程措施,变坡耕地为,水平梯地或缓坡梯地,达到保水、保肥、高产稳产的目的,4总则,4.1 通过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2 项目建设原则包括:,a)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原则;,b)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〇)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d)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符合土地、水利、农业、林业、交通、村镇,建设、环保等方面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相关部门规划相衔接;,e)因地制宜,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原则;,f)系统性、整体性、可行性的原则;,g)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4.3 项目建设应实现以下目标:,a)田块规则、田面平整、土壤肥沃、填坎稳固,耕作方便;,b)农田灌溉水源有保障,完善灌溉与排水配套设施,达到灌排通畅,防洪有保障;,c)路网与项目区外主干公路衔接,路面平整,布局合理,配套完善,满足机耕、农业生产运输和,农民生活的需要;,d)满足农田防护需要和环境景观协调要求,起到保持……

……